中文 / English

社福統計

查詢條件


專章

資料年度

查詢結果


社會福利公務統計旨在陳示我國重要社會福利施政成果,以實證提供政府施政績效評估及政策擬定之參考,進而達成促進全民健康與福祉之施政願景。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衛生福利公務統計係透過公務執行過程蒐集業務統計資訊,據以呈現我國醫政、健康促進、疾病管制、藥政、食品衛生、社會救助、社會服務、兒童及少年服務、婦女與家庭服務、老人服務、身心障礙者服務、家庭暴力及性侵害、國民年金保險等工作執行成果與資源分布。統計資料係由衛福部暨所屬機關、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等業務單位報送之公務報表會編而成。本專章參考衛福部)之社會福利公務統計,擷取全國統計數及部分有原住民族統計數字之內容。若可取得資料庫,則以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之身分別,於衛福部統計處衛生福利資料科學中心,串聯相關檔案,進行統計分析。本專章共分七個章節,分別為:兒少衛生福利專章、長期照顧專章、身心障礙專章、老人服務專章、家庭暨婦女福利專章、國民年金、全民健保及團體意外保險統計、及社會福利工作人員。因資料來源不同,於比較資料庫統計分析所得數據與衛福部衛生福利公務統計擷取之數據時,須加留意。衛生福利公務統計年報主要由各縣市(政府)報送資料,資料內容與各縣市執行業務方式有關。若各縣市蒐集資料時未要求登錄原住民族身分,則縣市報送的原住民族資料可能會不完整。如以資料串檔的方式,應較能確實勾稽出原住民族於各項服務的使用人數。然,早期長期照顧資料散佈於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少部分在衛生局,以身分證別勾稽「照管系統服務紀錄」,亦面臨資料不完整之窘境。此處僅以「照管系統服務紀錄」登錄服務做整理記錄,未來仍有賴政府部門資料庫整合,以進一步提供更完整之數據來分析。此外,「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雖有資料庫,然,資料庫中身分證號不詳的比例過高。因資料庫僅為「通報」資料,資料分析人員無法知道是否成案,對於未成案之案件,資料蒐集單位其實無權要求登錄身分證號。於性侵害案件中,部分被害人不認識加害人,若警方沒有找到人,亦無法登錄加害人身分證號。此皆為身分證號不詳之可能原因。因此,本年報計算出之原住民族受害人及加害人相關之家庭暴力及性侵害案件數,有可能會少於各縣市報送之衛生福利公務統計年報。本統計工作極為繁瑣,在資料庫不夠完善及有限人力及時間下,內容有未臻周延之處,還請各界不吝指正,藉資未來改進之參考。